大家好,今天分享的是编程导航知识星球open in new window内阿晨同学的年终总结。

星球原文链接:https://t.zsxq.com/0a4iB6SxO

展信舒颜, 见字如面(打的字也算吗[狗头])

前几天看到一个up主记录了十年的编程生涯,然后再回头来看仿佛是当年的自己给十年后的写的一封信, 感觉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, 学习一下(所以才有上面那行哈哈哈)

兜兜转转又是一年,仿佛过去了很久,但也仿佛就在昨天,就结果和收获来说,嗯,是进步很大的一年。

沿着时间节点分类叙述吧。

【项目篇】

根据 wakaTime 的统计,其实有 79 个项目,当然包括了很多跟着课程敲的项目、一些纯粹用来记笔记的项目以及一些接单的项目。

年初,托廖老师的福,承接下本科评估系统的项目。一月的技术还停留在 jquery 和 Layui (感觉已经是好久远的框架,天哪),不过托项目的福,这个寒假没有划水!虽然可能水平一般,代码也不规范,甚至是用 excel 做的数据持久化,现在想想也是奇葩,但依然是积累了很多经验。特别是可视化,echarts 是这个项目中为数不多的难点和亮点,echart 的使用和配置在这个项目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。

三月份开学,才发现竟然是三月份才学的 Vue,怎么感觉学好久了😂。鉴于系统提交时间还比较充裕,当时也是很刚的直接跟老师提出重构的想法。得到老师的同意之后也是顺顺利利的开始重构,算是给 Vue 实战又涨了一截经验。

五月初,诞生了今年第一个无限延期的项目哈哈哈,其实一开始只是想记账,但市场上并没有一个很满意的 app,于是就想着自己搞一个,写着写着发现反正都是记录,要不把编程时长也给记录一下。然后经过几天的开发,勉强的增删改查倒是实现了,还有一两个简单的图表,也完成了编程时长数据的持久化(数据源是 wakaTime),上面的编程时长图就是这个项目的一部分,然后就止步于此了,直到后面的十月份才有继续这个项目,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接下来的选课系统,。

早在去年,老师就有提过这个选课系统,当时想着手上还有个廖老师的项目,而且经费也不多,就给拒了。没想到,兜兜转转,这老师又找了另一个老师,扯了一些理由,然后就迷迷糊糊的接下了这个项目。初版其实在三四月份就完成了, 然而六月份就是学校的选课时间,领导开始急了,然后跟着来的就是一长条的需求,呵呵呵(跟经费完全不正比例的需求量...)。但是跟我直接对接的老师是个关系很好的老师,而且反正是全校同学陪着我做测试,就硬是开发下去了。一直持续到七月初,本学期选课结束,这个系统才算告一段落,期间不止加了一两次需求,真的是钱少事多。不过全校陪我做测试的经历还是很刺激的。

后面开始七月份开始实习就没什么时间做项目了,期间学习 uni-app 倒是有个半成品,但不值一提就是了

直到十月份,联系上了初中同学,搞 java 后端的,就说着要不把五月份的项目给搞了,结果花了一两天做好了项目的基本需求和规划,然后依然是没有然后,进度十分缓慢,十月份完成表设计,十一月做了个登录功能,然后因为一些原因就又无限延期了

然后一直到年底也就都没有什么自己的新项目了。

【算法篇】

看了一下 Leetcode 的记录,2021 年只有 11 次提交,那确实是 22 年才开始的刷题之路。不管怎么说,还是要感谢蓝桥杯,年初可以那么积极的刷题,蓝桥杯功不可没。也是在年初,通过 Leetcode 了解到了《代码随想录》,加入到了《代码随想录》的星球,然后在星球闲逛的时候看到了鱼皮的 星球open in new window,也就又加入了。扯远了,当时应该是一天三道题的速度在刷,其实还蛮轻松的,但时间线拉长,近四个月的积累随想录的一刷也差不多了(回溯没有刷)。不过也是这四个月的积累,在后面蓝桥杯中取得的不错的成绩。

五六月的空白期纯粹是选课系统把我的时间压榨的一干二净,简直裂开。

七八月又开始断断续续刷了起来,是为了准备秋招,但到了正式秋招的时候反倒是停下来没刷了,那段时间还挺摆的。

十一月份,学校组织新一届蓝桥杯的校赛,老师托我带带学弟学妹,于是拉了个群,搞了个打卡活动,一天两道题的强度,聊胜于无就是了。然后也就跟着他们打了一个月的卡,算是随想录的二刷。后面十一月末校赛结束,打卡活动结束,我也跟着结束了💦

十二月份企图挣扎, 后面月中的时候阳了,直接就到年后了。

虽然断断续续,但终究是有一定程度的积累的,在秋招笔试中基本可以达到2.78(三道题)的样子。23 年继续保持刷题吧,还能参加一届蓝桥杯,还能蹭学校最后一波奖金。

【笔记app】

时间线:格志 -> flomo -> notion -> 语雀

今年体验了好多款笔记 app,其实最早用的是格志,也蛮不错的,但可惜只有手机端,我还是更喜欢在 PC 端码字和记录。所以它没能在我手机里撑过 21 年。 然后就是 Flomo 了,特意去翻一下记录,最早是在 1 月 23 日。其实我也不太记得是怎么发现这个 app 的。Flomo 其实非常适合记录自己的一些碎碎念,它十分的简约,没有复杂的编辑器,适合快速简短的记录,纯文本+一些图片的记录。我对 Flomo 还是持有很大的好感的,只是实在是不适合一些编程笔记的记录,于是后面终究还是淘汰掉了。现在翻了下年初的碎碎念,还挺有感触的,后续可能会重拾回来并用。

notion,体验最短的一个 app。应该是在三四月份接触到的,虽然它的拓展性很强,但不知道为啥,用起来就是有点水土不服。再加上当时语雀横空出世,直接就抛弃 notion 了。

语雀,今年最常用的笔记 app。了解到这个 app 的契机还是那波送会员的活动,还记得整个星球的帖子都是邀请链接的盛况😂。不得不说,语雀的功能还是蛮契合我的需求的,比较简单明了的交互,比较丰富的编辑器再加上白嫖几年的会员,确实暂时没有换 app 的理由。虽然好像越更新越卡的了样子,但还在接受范围之内。但不得不说,是语雀帮我培养起了记录和输出的习惯,准确的说,是星球的打卡活动+语雀优良的 UI 样式成功的让我在一年内输出 12w 字,拥有了随时翻看回忆的介质。严格来说,没有星球和语雀,也不会有这一篇年终总结,回忆时可能也是一片模糊。感谢!

【实习篇】

总计: 提交次数 414 次,解决 bug 数 127

这个可就大头了,占据 22 年一半时间的篇章,一切还要从那场面试说起。其实说起来还挺梦幻的,12 分钟的面试,5 分钟出结果😂。好像就十来个问题,不过后来了解到是因为有跟学校合作项目的经历,导师说这个满加分的。

七月四号,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来到了咪咕报道,没有什么值得特别提起的记忆,就是正常的交接。一开始肯定是先拉项目,看代码,但说实话一开始还是很懵逼的,不知道从何看起,项目的技术栈式 uni-app,就蛮看了一下官方文档。第三天就已经开始分配一些简单的需求了,一些修改样式的简单 bug。前两周简直就是我的实习美梦, 基本没有需求或者是简单需求,我还信誓旦旦地和学弟学妹说,“实习很爽,我天天带薪学习”。我以为是美梦的开始,却没想到是结束。

自从埋点的需求开始,就没怎么闲下来过了,埋点需要跟推荐算法部门的同事一直联调,埋点对电商系统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,当时慌的一批,差点就绷不住了,不过熟悉代码之后其实也就还好了,基本是一些优化而已。

再后来八月中旬,来了个新同事做H5的,我就调到了后台项目。第一次体验到了加班,不止工作日加班,周末也加班,看那编程时间表,八月份到九月份,一整片的橙色,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搞其他的项目,比选课系统还可怕。当然,与之相对应的,业务和技术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。虽然后台很多地方都是 CV 大法,但依然还是学到了很多,诸如 pug,ant-design-vue 等的新知识。不过最有成就感的还得是一个设置价格的需求,那复杂的交互逻辑,在成功实现的那一刻,难以言喻的开心哈哈哈(也是编程的魅力所在吧)。也是这个需求的成功表现,得到了导师和产品的一些认可。

再后来就比较常规了,但不是说不忙了,应该说是那种日复一日的感觉,已经逐渐习惯这种起床-上班-下班-休息-睡觉的生活了。其实这段时间状态还蛮低迷的,在学习方面。下班之后根本就提不起干劲学习。

直到在十二月份才逐渐好转,因为要结束实习了,核心任务基本不会安排到我头上,才开始继续有带薪学习的机会。

1 月 11 日下午提交完所有材料,也算是真正结束(12 月工资还没发!)人生中的第一份实习了。虽然说很忙,但完全可以理解,都是码农,哪个敲代码的没加过班呢。倒不如说很幸运,导师都很好,跟UI、产品、服务端沟通也比较顺利。作为第一份实习,已经十分满意了。感谢相遇,商城前端 yyds,江湖有缘再见!

【健身篇】

其实这个篇章也是大可不必,蛮写一下吧。主要是纪念封校期间,六号楼的男同志们的楼道健身岁月哈哈哈。

年初,得益于一天 100 个俯卧撑,寒假结束时 21 年的瘦下来的身材没有得以反弹。

三月份,疫情又爆发,开始封校,天天卧床上敲代码,体重开始飙升💦

四月末,学校是解封了,健身房却还是去不了。在不知道怎么组织起来的情况下,大家就突然在楼道锻炼起来了,几个宿舍合起来,器材倒也齐全。也是在这段时间学会跳绳,从一开始的一天 500 个,到后面一天 5000 个,还是有点子厉害的。但是,当时不懂得保护,5000 个对于膝盖来说负担还是太大了,最终锻炼时间也定格在了 19 天,以膝盖酸疼遗憾结束。

再后来九月份的时候,白嫖了一个 apple watch(老爹酒会抽中的)。得益于对 watch 的新鲜感,九月份的运动圆环基本都能合上,也是因此才体验到公司的健身房和泊寓的健身房服务,但越到后面就越惨不忍睹。

十二月份阳了之后,心肌炎传的沸沸扬扬,更加不想跟不敢蹦蹦跳跳了。先养好身子再说吧,锻炼还是要保持锻炼的。加油,身体是革命的本钱。

【小结和展望】

flag回顾

翻了一下年初刚加入 星球open in new window时立下的目标,蓝桥杯国三,咪咕动漫实习,背靠中国移动,应该算是中厂吧。幸不辱命,如愿完成了立下的 flag。比较遗憾的是秋招没有做过多的尝试,可能是因为当时安于现状和害怕失败的心态吧。过去就过去了,春招多多努力吧。

身份转变

22 年是蛮特殊的一年,对我而言。从学生到打工人,身份的转变恰好的把今年分成两半。相对于上半年,我其实还是比较满意的,立下的 flag 基本都能按时拔掉,无论是算法,还是技术层面都有比较大的提升。至于下半年,说不上失望,但技术方面更多是沉淀和业务方面的提升,技术路线上的进度确确实实是几乎停滞了。

这是打工人的无奈,亲身体验时才懂工作后保持学习的难度,工作一天后下班保持继续学习真的很有难度,也是对下半年逝去的划水时间致以不甘和懊悔。

持续记录和输出

在 22 年之前,我基本没有输出的习惯,但我现在对于持续记录和输出保持很高的热情。

暂且不说是为了提高效率,我觉得仅仅是作为回忆的介质,记录和输出就已经有了足够的意义。 记录和输出,特别是在总结时,有种跟自己对话的感觉,对于调整方向和心态有特别大的作用。 23 年,也要持续记录。

阅读

自从八月份买了红宝书,对实体书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感觉,虽然进度比较堪忧,4 个月才看了两百多页。不过看实体书真的比较有感觉,23 年希望能培养起阅读的习惯,不仅限于工具书。

未来

咪咕的实习已经结束于一月一号,春招会向一线城市出发,祝好运。无论如何也应该去尝试,至少有努力过,不留遗憾。

致谢

要感谢的人太多了,学校的老师,工作室的伙伴,公司的导师, 星球open in new window的球友们还有最最重要的一路尊重,支持我的老爸老妈,郑重致谢!一路走来,多亏了你们。(突然严肃是怎么回事),要学会感恩就是了。

至此,2022 正式谢幕,碎碎念也能念这么多?!言尽于此,2023 继续加油吧!

加入星球

更多内容加入星球可见,欢迎大家:

👉🏻 点此加入星球

微信扫码领券加入